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首个产业互联网榜单深圳排第三,既要看到优势鲜明,更要重视亟待突破的方向 >

最新资讯

首个产业互联网榜单深圳排第三,既要看到优势鲜明,更要重视亟待突破的方向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中国产业互联网30强》,榜单分为智能制造10强、定制化业务管理10强与B2B交易平台10强,列出了各自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企业。

深圳有华为、工业富联、腾讯、金蝶4家企业上榜,上榜数量与广州、杭州并列第三。北京以上榜企业11家排名第一,上海7家排名第二。
 
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该榜单。为何此次聚焦产业互联网?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互联网经济对推动效率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红利期已过,下半场需要重点关注产业互联网。借助产业互联网,相关企业可以打通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而推动企业的降本增效。
 
在国内,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是一对形影相随的术语。人们给出通俗解释,消费互联网是To C的,比如微信、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产业互联网是To B的,比如云计算就是典型的产业互联网。
 
胡润提出:“在中国,我看到阿里、腾讯、华为等企业也都已经在近年积极布局产业互联网。在5G、AIoT、Web3等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相信产业互联网的势头会越来越好。产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能让中国经济在‘数实结合’的方向上迈进一大步。”
 
小政注意到,深圳此次上榜的四家企业三家都集中在智能制造10强榜单中,分别是华为、工业富联及腾讯,其中华为排名第一
图片 
图片

华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功能包含联接管理平台、工业智能体、工业应用平台三大部分。定位于做企业增量的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业务在云上敏捷开发,边缘可信运行。赋能行业合作伙伴深耕工业核心业务流,持续释放潜在业务价值。

 

工业富联的Fii Cloud 云平台是集设计、制造、销售以及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自设计、零组件、SMT、智能制造、智能测试及出货至终端客户的一整套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的快速部署。

 

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腾讯云面向工业行业,整合云产品、优图工业AI、大数据中心、物联网中心、微瓴、企业微信、企点等多个内部产品,以平台载体将产品能力对外输出而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定制化业务管理10强中也有一家深圳企业入榜,即主要服务于财务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的金蝶


图片
金蝶始创于1993 年,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云SaaS公司。在IDC2022年发布的《IDC中国EA SaaS 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2022年上半年)》中,金蝶在中国企业资源管理云服务市场排名第一。
而在B2B交易平台10强中,阿里巴巴拔得头筹,并未看到深圳企业的身影。
 
图片
 
梳理上述三个10强榜单,深圳在智能制造榜单中有3家企业上榜,数量排名第一,该榜单聚焦优化原有的生产流程和制造管理,相关企业主要是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从中不难看出深圳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雄厚实力。
 
2021年,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深圳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其中提出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高端要素资源充分集聚,行业融合应用成效彰显,服务支撑体系基本成熟,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国内领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引擎。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中,深圳共有9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并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截至今年2月,深圳已累计培育18个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推动4家平台上榜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果领先。

图片

 
但与此同时,深圳也有亟待突破的方向——在B2B交易平台前十强榜单上,深圳没有企业上榜。
 
小政了解到,B2B交易平台的相关企业主要是赋能各类B2B交易效率的企业,这是一种订单驱动模式,以达成企业间产品或服务的交易为核心的服务平台。

榜单也提示深圳在持续发力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应关注B2B交易平台,进一步丰富产业互联网发展方向。
 
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预测,在基准情形下,产业互联网在2035年会占整个中国GDP的21%左右。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提升,以产业互联网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当前,全球产业互联网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呈现出北美、欧洲、亚太三足鼎立的局面。尽管中国已经形成全球较大的单一产业互联网市场,但产业互联网生态仍处于发展初期。
 
《报告》建议加快布局产业互联网政策、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积极参与产业互联网国际标准制定、引导生态型平台出海,鼓励中国产业互联网平台在全球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
 
作为有着互联网基因的深圳,应更快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助力中国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全球竞争。



来源:深政观察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