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国内PA66供需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

最新资讯

国内PA66供需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我国PA66的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关键原料己二胺的供应受限,早期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己二腈、己内酰胺等原料生产己二胺技术的突破,己二胺的供应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推动了国内PA66产能的快速扩张。目前,包括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峰锦纶纤维有限公司、北京安耐吉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华润烟台锦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新建或扩建项目已陆续投产。

随着国产己二腈技术的突破,尼龙 66 聚合技术进步以及下游应用的快速拓展,我国尼龙66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到2025年2月中旬统计,未来拟建产能435万吨。

图片


除了统计的之外,还有新疆、宁夏、山东等地的部分公司在战略布局尼龙66产品。

尼龙66消费持续向好
从下游消费来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尼龙66消费中,约59%用于工程塑料,41%用于合成纤维。其中尼龙66合成纤维还包括工业丝、民用丝和少量的短纤和薄膜。
尼龙 66 在新能源电动车上的平均使用量,特别是在电池和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将大幅增加。利用材料本身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尼龙 66 可以使用在电池周边的许多零部件上,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起 火爆炸的风险;而一些关键的结构性部件,比如电机支架,尼龙66 可以代替金属,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整车重量和能耗,并提高续航里程。

2023年国内PA66表观消费量约52.4万吨,同比增长25%;出口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0%,进口量为19.1万吨,同比下降4%。

尼龙66作为一种工程塑料零部件,具备轻量化、耐热性、耐油性、阻燃性优势,以及高机械强度、自润滑性优良、优异的耐应力开裂性和耐冲击性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系统、电气系统、底盘系统等,对比PA6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结晶速度为其十倍,可在模具中快速成型,后续随着汽车轻量化进程提速,尼龙66“以塑替钢”应用空间广阔。

在纺丝领域,尼龙66由于具备更高熔点及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及压缩强度较大,耐热性、刚性及弹性更佳,在制成超细纤维和高强度服装面料更具优势。

另外,尼龙66在复合材料、集装箱、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均有潜在应用。例如尼龙66可用作集装箱制造的底板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不吸水、易清洁等特点,同时可用于制作集装箱锁扣。

未来展望

随着原料供应改善及下游需求增长,预计至2028年,山东华鲁恒升、山东聚合顺新材料、福建福化古雷石化等多家企业将新建或扩建PA66装置,我国PA66产能将超300万吨/年。然而,同期表观消费量预计仅125-130万吨,产能过剩风险加剧,市场竞争将趋激烈。

我国PA66新增产能将集中于华东、华中及华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新增产能最为显著,预计到2028年将继续保持国内产能领先地位。华中地区随着河南神马、河南中维和湖北三宁等项目的投产,产能将稳居第二;华南地区则因福建福化古雷石化和福建荣创高性能材料的新建装置投产,产能将显著提升。此外,福建福化古雷石化、江苏威名新材料、山东华鲁恒升化工以及辽阳石化等企业在建设PA66装置的同时,积极布局关键原料己二胺的生产,这将完善产业链结构,降低采购及运输成本,提升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PA66的消费仍集中于工程塑料、工业丝和民用丝三大领域。其中,工程塑料仍将是主要消费领域,但2028年占比预计将下降至约52%。与此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轮胎消费理念的转变,半钢轮胎替换需求有望加速增长,因此工业丝消费量将保持第二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民用丝领域,随着PA66民用丝切片技术的进步、产品性价比的提升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量将大幅增加,并抢占其他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2028年占比将提升至约15%。

随着国内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未来我国PA66的进口量将逐步减少,而出口量则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出口将成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来源:烯烃及高端下游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分享及交流,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分享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出处。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顶部